今日冬至,不管豬價行情如何,都先收拾下心情,準備下“吃餃子”哈,在這里小編祝大家冬至快樂,天天都能有餃子吃,這樣既不凍耳朵,生活也會越來越好,因為啥呢?天天都有“肉吃”,你想吧!雖然短暫的冬至節氣提振有限,但多多少少對豬市還是有點刺激的,這不在接連下跌的豬價出現放緩,大部地區以穩為主,大家關心的莫過于能迎來反彈上漲嗎?
想讓豬市反彈上漲,還需要關注生豬供給端與豬肉需求端,當把這兩個方面搞明白了,基本上就確定豬價的是漲,還是跌了,由于前期豬肉的低價效應,以及部分市民提前囤肉、腌制臘肉、灌腸,使不少地區的家中都存儲了一些豬肉制品,疊加豬價反彈后,消費者購買的積極性不高,在市場生豬端供給量高于消費需求增長時,就導致市場豬肉消費不盡人意,并且遠遠低于消費的預期目標,伴隨著屠企壓價意愿較為濃厚,豬價大漲的可能性較低。
同時,冬至過后,就是元旦了,還有一周多的時間,并且相對利好只能說對冬至時間長一點,提振效果仍值得考究,畢竟今年多次實現了“逢節必跌”,使大家逐步意識到這是業內都不說的一個規律,這直接使養殖戶對后市的擔憂加劇,害怕豬價還會繼續回落,疊加大豬企年末仍有出欄放量的預期,養殖戶的出欄情緒有所增強,市場生豬上量的速度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增長,而這種恐慌性出欄又反過來助推豬價下滑,這種形勢或將對豬市再度形成打擊。
年關臨近,想必養殖戶有一定擔憂的情緒,因為今年年初后豬價長期下跌的影子還未散去,而當前生豬供給的能力要比年初好太多,同時大豬企有出欄后置的壓力,也加劇了養殖端的提前出欄,疊加,飼料價格隨著玉米行情的走高跟著上漲,還有天氣變化不定,北方養殖戶大豬存欄的風險陡增,局地又現“非瘟疫情”,所以,養殖戶出欄積極性走強,南北地區,屠宰企業面臨的采購難度也明顯減輕,屠企收豬順利,白條豬走貨欠佳,自然就更有壓價意愿。
在生豬產能恢復以往的大背景下,可以說市場并不缺豬,只是短暫性地缺“大肥豬”,而養殖端依靠持續的惜售壓欄,或許能短暫支撐豬價上漲,但是當消費市場跟不上生豬價格反彈的節奏時,也就宣告了豬價繼續沖高的結束,冬至過后,養殖端悲觀情緒或將反彈,市場出欄進入高峰期,不過,豬價大跌之后,東北的黑龍江、遼寧省豬價迎來反彈上漲,豬市行情也將進入橫盤調整的階段,考慮到當前大環境,在供需博弈下,豬價稍傾向于弱勢下行的現象。
據豬價系統監測顯示,今日所監測的26個省市中,生豬價格有4漲8跌14平,平穩地區占到全部監測的54%,豬市整體處于“大穩小調整”的態勢。
總的來看,今日豬市和昨日相比再度呈現“大穩”態勢,橫盤調整的跡象比較明顯,這也說明在當前環境下,供需雙方的博弈進一步加劇,不過,隨著豬價的接連走跌,再度大跌也比較困難,畢竟隨著消費旺季的來臨,市場消費端還是有一定支撐的,只是這個力度提振有限,供需雙方的傾斜不太明顯,從而導致豬市呈現“震蕩調整”的現象。
據京滬消費大城市白條豬批發價格來看,北京、上海批發市場白條開磅價格穩中伴漲,北京市場開磅價維持穩定,市場交易積極性減弱,上海市場成交均價呈現穩中伴漲,部分市場均價上漲幅度在0.60元/公斤,市場交易積極性好,市場到貨量表現偏多,其他不少市場成交積極性較弱。
據屠宰企業采購難度來看,屠宰企業生豬采購難度有所減弱,北方不少企業開始出現圈存,生豬產品銷量出現下滑,節后豬肉消費疲軟態勢開始出現征兆,隨著屠宰企業生豬采購難度減弱,屠宰場降價意愿開始增多。
近期生豬價格預判:結合近期豬市分析,預計近兩天生豬價格呈現“大穩小調整”的態勢,不過北方部分地區仍有下滑的跡象。(來源:豬之事)